武侠,不仅武艺高强,更重要的是“侠”的精神。何谓“侠”?司马迁在《史记·游侠列传》中说“其言必信,其行必果,已诺必诚,不爱其躯,赴士之厄困……不矜其能,不伐其德”,即是说他们敢做敢为、言行一致、信守谎言,为知己奋不顾身,行事低调,不夸耀自己的才能和功德,这算是对“侠”比较准确的概括。
而“侠”的出现,最早可以追溯到春秋时期墨家的“兼爱”“非攻”。他们倡导大家像对待自己的父母亲人一样对待天下人(比儒家的“老吾老以及人之老,幼吾幼以及人之幼”更进一步)。主张和平,并且身体力行的执行着自己的主张,平时正常劳动、研究各种科技,战争时期四处活动,扶持弱小势力……《墨攻》这部电影,讲的就是墨家的故事。墨家理论的中心思想“兴天下之利,除天下之害”,以天下为己任,与金庸先生先生“侠之大者,为国为民”异曲同工,可以说是“侠”的最高境界。
工欲善其事,必先利其器,其实自墨家开始,人们已经知道,要行“侠”之事,必须要拥有一定的基础,可以说这时,“武侠”已渐生萌芽。但到底从什么时候开始,单纯的“侠”真正转变成了“武侠”,已很难说清楚,不过至少对于武侠类文学作品,我们还是可以稍微追溯源头。
司马迁著《史记》,其文章主要体裁大致分为五种:本纪、世家、列传、书、表。本纪记载天子的事迹;世家描述影响深远的家族事迹;表顾名思义,是以表格方式整理的历史动态;书记述历代规章制度;而“列传”呈现的则是历史上各类人物传记与社会样貌,其中不泛游侠、刺客等传记,这可以说是武侠文学的源头。
后至魏晋,一度盛行的各种神怪、志异小说,为武侠文学的产生打下了坚实基础。再然后到了唐朝,一类被后人称为“唐传奇”的文学作品出现,才揭开了武侠小说的序幕。这种记述各种奇人异事的短篇文学作品,甚至一度被拿来与唐诗相提并论,可见其在文学史上的地位。其实描述侠客的诗词作品也有许多,比如我们常常听说的“十步杀一人,千里不留行”,就出自李白的《侠客行》,再早一些王筠也写了一首名为《侠客篇》的诗作,诗中描述了一个来去自如、意气风发的侠客,令人向往。
而我们所熟悉以梁羽生、金庸、古龙等人作品为代表的新派武侠小说,则是近几十年才出现,并且一出现就风靡万千读者,在短短十年间迅速崛起。那一时期,涌现了许多让我们至今铭记的名字和不朽的作品,直到今天仍然影响着许多人。这不仅仅是由于作品本身的精彩,更由于植根于国人心底的“武侠”精神。
虽然目前国内文学市场,武侠早已不是主流,甚至可以说连作品也零星可见,但我们仍然可以在许多领域看见武侠的身影,电影、电视剧、游戏……我们有理由相信,只要武侠情节仍然留存国人心底,总有一天武侠文学会再放光芒。正如“风萧萧兮易水寒,壮士一去兮不复返”成为千古绝唱后,我们却终于在两千年多后迎来了“侠之大者,为国为民”。
更多相关游戏信息请关注:《剑缘八部天龙》海游网官网
看手游新闻,就在海游网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