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安妮塔,你是如此漂亮性感,你知道吗?”打开 Twitter 页面,我收到这样一条来自陌生人的留言。谢谢,很荣幸——但对方接着说:“我想上你。”他想羞辱我、强奸我,杀死我,令我无家可归。
我当然不是安妮塔·萨基茜恩(Anita Sarkeesian)。当我为这篇文章码字时,这位被2014年游戏开发者大会评选为“大使”的女性媒体评论家,正在遭遇如漫山野草般的谩骂、恐吓甚至死亡威胁。她不敢回家,因为她已经被网友人肉搜素,家庭地址被曝光。
安妮塔究竟做什么触犯了众怒?导火索是本周一她发布的一段视频短片。在最新一期视频系列节目《Tropes vs.Women in Video Games》(电子游戏的女性与隐喻)中,安妮塔称很多主流电子游戏都将女性角色当成背景、添头,而不是有血有肉的人。譬如育碧大作《看门狗》:男主角目睹了多桩家庭暴力事件,随后立即追查施暴的男人,却连多看一眼受到伤害的女性角色都不愿意。
按照英国《新政治家》说法,从批判性分析的角度来看,安妮塔视频的架构和内容均毫无问题。但《看门狗》的死忠粉们不同意,迅速在网络上集结,对她发起了围攻。很多玩家认为安妮塔的结论断章取义——但当育碧在E3展期间宣布《刺客信条:大革命》合作模式中玩家不能选女性角色时,被急得跳脚的,同样是这群人……作为一名女权主义者,她的想法或许偏激,但有表达的权力。
进入互联网时代,安妮塔事件仅仅是网络暴力肆虐全球的一个镜像。在《谷歌让我们变傻》中,作者尼可拉斯·卡尔指出,互联网改变人类信息获取和思维方式,会拉低人的智商——但同时被拉低的,还有人之情操:当越来越多人网络爆粗形成习惯,或对此习以为常,互联网就变成了公众的“情绪垃圾场”。
但在游戏世界,在互联网语言暴力的外衣下,你还会看到性别歧视的魔影。《刺客信条:大革命》合作模式为什么没有女角色?育碧创意总监阿莱克斯·阿曼西奥的奇葩解释是:“添加女角色将为我们带来巨大的额外工作量。”今年7月,芬兰《炉石传说》电竞赛事主办方一度明令禁止女玩家参加……而游戏从业者中,女开发者布雷安娜·吴(Brianna Wu)和《Depression Quest》开发者乔·奎因(Zoe Quinn)也都经历过跟安妮塔一样的遭遇。
“女性是性别中的黑奴,如果你自杀,我他妈才不会XXX尸!”1月2日,布雷安娜收到这样一封电子邮件。“你会在你最想象不到的时候遇见我。”出于恐惧,那天晚上她将自己锁在办公室里,彻夜未眠。乔·奎因则是躺着也中枪:因游戏网站Kotaku某位作者在文章中引用了奎因的一句话,就有人谣传他俩上过床,接下来就是铺天盖地的人肉搜索。
王小波说过,很多时候人们之所以辩论,不是争谁对谁错,而是争谁好谁坏。要想辩倒一个人,就先在道德上搞臭他。按照这种逻辑,女人,尤其是漂亮女人,本来就是最容易被找到攻击点的对象。于是乎奎因上床、安妮塔受贿等流言被疯传——于是她们的作品、观点、看法被网络上各种暴力语言掩盖,最终让人遗忘。而对她们来说,这或许是比暴力攻击本身更深重的伤害。
她们都是公众人物,但镁光灯下就是火山口。吾国没有“个人英雄主义”的文化传统,游戏圈鲜见像乔·奎因或安妮塔这样的女明星,吾国女性游戏从业者不会被人肉搜索,但在中国,她们亦不得不面对偏见、歧视和冷漠……从一年一度 ChinaJoy 期间 ShowGirl 到 Cosplayer,再到各大游戏公司为游戏邀请到的美女代言人,她们多年活跃于中国游戏的大舞台,但似乎永远都是刺激男性玩家感官和消费的营销符号、宣传工具,而从未被真正视为中国游戏产业的参与者。海外媒体GameBeat曾嘲讽中国游戏公司用 ShowGirl 为游戏遮羞,但问题是,ShowGirl 为什么就不能成为中国游戏文化的符号之一?为什么要轻视甚至否认她们的贡献?
前段日子,某游戏女策划通过社交媒体曝出她被前东家解雇一事。其文章洋洋洒洒千余字,用了大量篇幅回忆她在前东家工作的点点滴滴,但媒体报道时给她的称谓是“XXX的妻子”,将其文章主题拔高到厂商之争的高度——却毫不关心她作为一名职业游戏策划,做过些什么。她甚至被质疑炒作——在刚刚被前东家解职的时候。
席勒在《美育书简》中写道:“只有当人充分是人时,他才游戏;只有当人游戏时,他才充分是人。”我想,作为游戏玩家或这门行当的从业者,我们给予女性的关注理应更多。